一位無名小卒可擊敗薩爾科齊,一年前無人會相信,但政治上一年也太長。薩爾科齊上台之初,提出大力改革,期望可振興法國經濟和改善國家的競爭力。他只擔心社會黨「大老」、IMF前總裁卡恩,與他爭法國總統之位,又怎會了到輸給,毫不起眼的奧朗德。
奧朗德只是服務社會黨內有力人士的小角色,卡恩因性醜聞去職,黨內各派頭目爭鬥難分,奧朗德為各方接受的「好好先生」,得以脫穎而出。法國面對虛弱無力的增長,高達10%的失業率,過高的州政府開支,使公共開支緊絀,更被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褫奪其AAA信用評級。此時,奧朗德承諾增加最低工資,並多招聘六萬名教師,並把退休年齡從62歲降到60歲,更希望將年入息逾百萬歐羅者的入收稅加至75%,接著更加重會對大企業的徵稅。在歐元問題上,奧朗德表示,“反對長期實施緊縮”,主張繼續擴大政府公共支出,通過促進經濟增長,削減赤字和債務。
在德國默克爾與法國薩爾科齊共同主導下, 25個歐盟成員國,3月初正式簽署“財政契約”,實施財政緊縮方案,削減財政赤字,以面對歐債危機。歐羅區各國又要再討論,需要作大調整了。
左派得勝,法國很多富豪及跨國企業,可能把大部分業務移到海外。根據凱恩斯治標不治本的經濟學,經濟低迷的國家,需要的擴大公共開支,問題是在負債纍纍下,長期因應福利開支高企,先使未來沒有的錢下,再擴大公共投資,大事建設,不一定會刺激經濟復蘇,後果是國家主權債務亦乏人問津,導致債券市場的災難性崩潰。歐洲央行後續的救援措施,將會導致歐元崩潰,通脹爆發,後果不堪設想。挽救萎靡經濟的政策基本上就是緊縮或刺激,然而這兩者都失效時,經濟已脫軌,必須便是治本,找捷徑。提高國家競爭力,重回正軌,集中發展國家的強項。
資料來源:
1. 《奧朗德擊敗薩爾科齊當選法國總統》,BBC中文網,2012年5月7日。
2. 《歐洲財政緊縮尺度或放寬》,鉅享網,2012年5月7日。
3. 《國際人事簿:「普通人」奧朗德》 youtube。
4. 謝國忠,《擾亂世界》,2012年5月8日,財新網。